著名的学校有哪些地方?
谢邀 本人母校,北京四中。 简单说说四中的传统吧。其实说起来都是老四中的事了,现在的新校区已经跟这些没多大关系了。 老四中占地不大,大概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不到的样子。东西窄窄的一条街,两边的建筑都是红砖砌成的四层小楼,看着挺新的,实际建校时间早得很。最醒目的要数那巨大的五星红旗,以及旗杆上的信号灯(这个在别的地方的学校也可见,不过只有我们这有信号灯,每次升旗都格外庄重)。
进校得正门必须走后门,这是因为正门是校长等高级领导出入的通道,普通人不得走。不过一般人也很少从大门进出(因为离得远啊!)。 学校里有个小卖部,供应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不过管得很严,学生基本不能随便进出。超市里除了日用品之外还有杂志和漫画书。当时最有名的杂志要数《读者》和《青年文摘》,学校里很多人都有买,我也不例外。记得当时我总是买一整套的,杂志每期都看,看完后夹着书页放到书架最后,等到下一期的时候再接着看……
学校的食堂很大,分上下两层,卖饭的窗口很多,不过当时吃饭要自带饭盒,所以看不到排很长的队购买饭菜的景象。饭菜的品种不多,价格也相当便宜,一个素菜大概一块钱左右,荤菜也就两块五左右。当然味道肯定不能和现在比了。每个年级都会有自己的食堂,不过高三只有一个大食堂,所有人一起排队打饭。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个特别爱吃的同学,他最爱吃的是炖白菜(真的,不是咸菜!),每餐必吃,每次打完饭都直奔那个窗口。
当时学校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无论哪个班级,只要没有老师跟着,就不许在课间出教室门。不过这个规定有时候也没人执行,反正我没被老师抓住过…… 晚上上自习有两个小时,前面一个小时纪律比较好,后面一个小时开始松懈,有的同学在做题,还有的已经在准备睡觉了。
晚自习结束后宿舍门禁,这时候如果有什么急事需要出去就必须在登记本上记录一下,由宿管员带出门并保证安全返回后方可就寝。不过一般没有什么事会在大半夜出校门的,所以这条规定基本上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