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美国移民?
2013年4月,我被选中参加中美科技交流团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我带了一个博士后和一个研究生过去。我研究酶工程,那个博士后专门研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那个研究生则学物理化学。我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的,所以免了学费,只交了生活费。 我的导师是北卡大学的,他给我安排了实验室和住处,还介绍了当地华人联谊会的一位负责人,让我感到像是回到了家一样。我在那里的几个月很愉快,除了无法实现每天游泳外(美国很多学校有游泳池,但是都有锁),因为我是中国外交部的官员,按规定是不能在美国长期呆着的。所以我每天都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打羽毛球或者跑步。
有一天,这位负责人对我说,有人想移民过来,并问我是否有门路。我想了想说其实也没有,但是可以试试看。于是他把一个包裹交给我说是那位申请人让他转交的。里面有一盒磁带,一些申请材料的复印件。我听了一遍那盒磁带,是一位年轻人非常流利地用英文讲的申请理由。我被感动了,决定尽力帮助这个年轻人。 我先让我的博士后把材料翻译成中文并加盖印章,然后又让博士后把中英文材料都发给在使领馆工作的同学帮忙审核。几天后同学回复说材料没问题可以递交申请了。我又请人把材料送到领事馆签字。
那时我国还没实行电子签证,所有的申请都要用打印好的纸式材料到领事馆排队手工办理。我带着材料到旧金山领事馆办理,由于排队的人很多,我就排了两个队,一个叫“签证”,另一个叫“移民”。 “签证”很快轮到了我,我把材料递进去,没多久就拿到了小纸条,被告知过几天来拿护照。可当我赶到领取处时,却被告知材料没有找到,需要我去北京大使馆重新办理。 我一时不知所措,因为我要是在国内再开始准备材料,估计那人早就跑英国和美国其他领事馆去了。于是我决定冒险一次,直接飞回北京,到位于东四环的大使馆重新申请办理。
到大使馆以后,我把情况向负责签证的同志说明后,她看了材料说:“你的材料我们已收到,并且也交到相关部门审核了,现在只能等。” 几个星期后,我正在北京出差,突然接到电话,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位编辑打来的,让我赶紧把某个号码的密码告诉他,他要打电话给纽约总领事馆为一个人催办移民手续!我顿时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还是编辑体贴地说我可以不用说话,只要点头摇头就可以了。果然,经过他的催促,那人的移民申请在不久后就通过了。后来我听说,这个人见到签证官时,眼泪汪汪的,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