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有移民中国的吗?
欧洲确实有很多人想要移民中国,其中就包括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女性(这里说的女性指的是金发碧眼的西方人,而不是黑发的亚洲人)。
我认识一个来自摩尔多瓦的华人美女,她就是在当地遇到一个白人男朋友,然后两个人恋爱了,最后还一起到中国定居了。 她跟我在微信里聊天的时候,说到了很多让她觉得很神奇的事情。
比如她在街上走的时候,有一些西方人会跑过来问她要微信,还有的人直接问要不要跟她睡觉,当然也有很多人问她要不要喝酒,毕竟在西方许多人对中国乃至亚洲女性的刻板印象就是柔弱的,喜欢喝酒抽烟烫头并且身材火辣的女人。 她跟我说,有一次她和一个白人朋友一起去吃火锅,那家店是一个中国人开的,当这个白人看到中国人后直接说了中文“老板”;还有一次她去深圳玩,深夜了想去买份炸鸡吃到半夜,然后她就到了一条小巷里面,没想到里面真的有一家炸鸡店,门口放着中式的灯笼,她走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全是黄皮肤黑色眼睛的店员和食客……这一切都让这位摩尔多瓦美女感到太不可思议了!
除了西方国家的人外,还有一些非洲留学生也想办法留在我国。 比如说最近有一个叫作小威廉的尼日利亚留学生就火了,原因是他在中国生活了7年后想申请永久居住权,却被使领馆以“感情亲疏”为由给拒绝掉了。小威廉说自己之所以会爱上中国,是因为《狮子王》里面的辛巴有一句话“想要知道远方在哪里的话,就去旅行吧”。
其实小威廉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他却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了也不在意中国对于外国人的永久居留审批是多么严格。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外国人要想申请中国永住证或者绿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显然小威廉并不符合以上任何申请条件,因此他被拒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他毕竟在中国生活了7年,这7年中他没有工作也几乎没有缴纳任何社会福利保险,可以说是中国政府养了他7年。
现在政府不想再供养他了,所以他恼羞成怒,于是发布了视频控诉中国政府,结果却惨遭网友的嘲讽: “你是留学生,你学什么专业?来中国干啥的?” “你要中国给你个身份,那你当初干嘛去了?” “7年了,你一分钱不交,一天不干活光吃政府的饭,你还想永久居住?做梦去吧!” 小威廉本来是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个事情,结果他的律师告诉他,根据现行中国的法律,这种情况是无法起诉的,因为政府给出的理由是合理的且无可挑剔的。
有的,叫做“夷官”。明清时候,中国对外国的统称是“夷”,外国当官的叫做“夷官”。
有法国人当江苏巡抚的
有个法国人叫马赖,他在广州传教,传教就是到国外去发展成员。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外国人到内地去传教是违法行为。1856年,马赖带着教士背着中国政府擅自去广西传教,在广东信宜县被处死。法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法越战争”,后来在中国的领土要求没有达到,法国就向清朝提出了要派领事,也就是外交官。清朝一开始不同意,后来架不住法国的威胁,在1864年终于答应了法国在中国设领事。法国在通商口岸广州、汉口、天津、上海都有了领事。后来法国的传教士在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从事一些宗教非法活动,经常与中国的教会、教民发生纠纷。清朝的政府有的时候出于无奈,就帮着法国教民,用政府的行政力量来给法国人撑腰。后来法国又向中国政府提出,想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设置一个总领事,主要是管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这4个省。清政府于1898年在重庆同意给了法国一个总领事馆。因为当时四川的富庶,比北京、南京,还比上海都富,而且很安宁,当时四川还有个小名儿叫“小九州”,就是说四川就是个小小的中国。法国人在重庆设了总领事馆之后,法国人就到这4个省当差使。
当时清朝从北到南,分“三口通商”,就是上海、广州、福州,管着10个通商口岸,这10个通商口岸都有法国的“洋行”(外贸机构)。于是法国的“洋行”经理们就通过法国政府向清政府提出,在这4个省需要设置3个商业区,这3个商业区就是贵阳、成都和昆明。法国政府就向清政府提出了这个要求,清朝没有同意。后来法国政府为了要当官,还专门派出一个代表团到北京去访问,和清朝政府谈判了好久。
当时清朝政府有内忧外患,财政困难的很,和法国谈判也没有压倒对方的实力,法国人就以增加通商口岸和当官做交换,又经过几次谈判,最后在1899年2月清朝政府答应法国在中国内地的贵阳、昆明、成都3个城市开设通商口岸和商埠,还给他们一个通事官(低级外交官),让他们管管商务方面的事情。法国人还不满足,又多次提出设置总领事和参赞,还要求法国人在中国担任洋务部门的官吏。经过法国政府不断地交涉,要求中国设置“夷官”,当时在“西南四省”法国的总领事,和上海法国领事馆向重庆法国总领事馆推荐2名法国人到中国做“夷官”。
这两个“夷官”一个叫儒勒·法郎克,他是1899年3月18号到成都。他被安排在成都管理税务兼商务,他到成都的时候给法国总领事写信说:“我将负责一个和巴黎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一切事务,在这10多万平方公里的四川地区,在这里我将比在法国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更大的自由支配权。我的职权将伸展到所有一切领域,甚至包括警察和军队。在任何欧洲国家,我都不会有如此重要的职权,也不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他在这里比做税务官更威风,可以管警察、军队,警察和军队都归他管,就是四川的一个巡抚,所以他很高兴。后来儒勒·法郎克还升官到云南当巡抚。
还有一个法国人叫费朗梭爱·儒尔屯·特里昂维尔,特里昂维尔是他的姓,他于1899年3月12日到了贵阳,负责贵州地区税务兼商务。他们俩都是法国人。这两人都是法国人,都是到中国“西南四省”做“夷官”。
贵州有个洋人当局长
中国和法国有一个10年通商条约,清朝政府被迫承认了这2个法国“夷官”。法国总领事馆给他们颁发了任职书,由当时的重庆法国总领事翻译成了中文,呈报中国外务部,请求清政府给这两个法国“夷官”下正式的任命令。清政府同意了,还同意让他们带一些随员到中国,比如什么参赞、什么二等三等的秘书,和一些翻译。这个法国“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