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碉堡在哪里?
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有一个叫布雷顿的镇,镇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山。这座小山上曾经有一座城堡,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澳洲碉堡”(Australia’s Fortress)! 那么,这个碉堡是用来干什么呢?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890年,那时西澳刚刚发现金矿,无数人涌向这块宝藏之地。但是金子总归是有挖尽的,随着开采量的下降和采掘技术的提高,人们开始远离西澳,前往更偏远的地方寻找金子。
1893年,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的艾尔斯岩石附近也发现了金矿。为了运送矿石至港口,当地人在艾尔斯岩附近建了一条铁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修建了炮台、营房以及其它军事设施。 后来,这条铁路逐渐荒废,炮台也被遗弃。然而,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堡垒,在20世纪先后两次发挥重要作用——保护当地居民免受外来侵略者的袭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战云密布。这时有人担心德国会入侵澳大利亚,毕竟德皇曾扬言要“拔掉插在我们鼻子上的钉子”(指英国)。由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的博伊森角距德国占领的萨摩亚群岛只有769公里,因此军方在此增派了驻军并恢复了部分设施。
1942年2月,日军突袭荷兰属东印度群岛,击败荷军后进驻巴厘岛。他们计划随后进袭澳大利亚,于是先派出一艘潜艇抵达悉尼以北约580公里的杰维斯湾,以探明该地水雷布置情况。随后日军出动两艘军舰,准备穿过托雷斯海峡,从陆海两面进攻澳大利亚北部。
当时澳大利亚北部并无重兵把守,若日军得手将会严重威胁盟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情急之下,盟国部队迅速开进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抢修被弃的炮台。虽然士兵们只掌握了简单的操作技巧,许多零件也难以修复,但大家凭借着手头的物资,还是陆续让大炮轰出了弹丸。 在日本舰队驶近澳大利亚北部的约克角时,它们遭受到了来自空中的猛烈袭击,被迫退却。不久之后,另一支日军航母舰队又在莱特岛遭遇美军轰炸而折损大半。至此,日军的入侵计划遭到挫败,澳大利亚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