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学什么专业?
我来总结下这个题下的优秀答案,然后顺便科普下US News的排名方法(以及为何国内很多学校喜欢引用这个排名)。 1.排名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教授的影响力等软性指标外,还有很多客观的数据,诸如学校的本科生数量等等。 2.一个专业的排名好坏不能只看某几年的数据,应该至少看5年的平均值。因为排名会考虑所有申报该项目的博士和硕士的数量,如果一个项目前几年申报的人数多而近两年报的人少,那么这个项目在排名时就会吃亏。所以能看到5年的平均数值才能比较稳定地反映出一个项目的好坏。同时,也能看到各个专业在不同年份的波动情况。以MIT的MFE为例,其3年的平均值排名都是第一,但4年和5年的值出现了下降;而CS和ECE的专业则是从第6、7位上升到了第4、5名。这说明这些专业的竞争强度在近年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3.很多人不了解排名的算法,这里我以MIT MFE专业的例子解释一下(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可以类推)。该项目的总评分为98分,其中教学方面(Teaching)占20%,研究 (Research)占80%。在教学这一项里又细分为两个小项,分别是师生比(学生和老师配给的比例)和每个学生获得的TFP(tuition and fees waiver,即学校提供的免学费名额)额度。在这两项里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目的教学质量越好。而在科研一项里有三个衡量标准,分别是论文发表(Publication),学术会议(Conference)和导师影响力(Advisor`s h-index)。这三项的权重是一样的,每个10%。
可以看到,这个项目在教学方面的评分是19/20,高于所有专业的平均水平;但在科研方面的评分却是非常低的,只有28/100。因此虽然该项目在综合分值上排了第一,但若单独计算科学方面的分数,则会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这是因为这个项目把更多的经费和资源都投入到教学环节中,而不是科研。这跟大多数中国学校的做法是完全倒过来的。因此如果只按排名选择学校的话,那么最好还是再仔细看看这个排序里自己的专业在各项评价标准里的具体得分情况。有时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有些看似排名差不多的项目可能在各方面培养的学生体验却是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