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英国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中国人一样,非常有限。 除了知道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武大帝打垮了匈奴之外,对中国文明的进步几乎没有概念。 对清朝的认识,也只停留在鸦片战争、圆明园火烧、《南京条约》这些事件上。
对民国时期的了解,由于距离太远和外交关系的破裂,甚至不如对满清的了解深。至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就更不熟悉了。 无论你想展示一个多么伟大的中国文明,在英国人都是“哼哧哼哧”很难爬的条件下,你唯一能让他们产生兴趣的,就是“哇!中国人真会玩啊!这玩意儿我还不知道!” 然后他们就会把中国文明简化为“孔夫子”“太极拳”“长城”“故宫”加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用筷子吃饭”(这个他们真的觉得不可思议)还有“钻木取火”.....并津津有味地学习起来。
因此如果题主是文化宣传的目的,那么就要记住,能给人带来惊喜和兴奋感的,才是好的宣传素材;那些硬邦邦的历史成就,只能让人累得瘫倒。 如果题主是为了开展学术交流,那更要明白一个道理,英国人不是从中国历史中寻找答案的人,而是从中国的现状寻找问题的答案。 所以如果你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中国会落后呢?”一个英国人的第一反应会是“是因为中国政府没有给予民众自由吗?”而不是“因为明朝末年宦官当道啊!”
当然,这种反应也不是英国人故意和你抬杠或者刁难你——事实上他们真的是这样想的。这是因为,对一个远古人种的起源和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是他们作为现代人发自内心的骄傲感使然。所以哪怕你拿出再明确的史实告诉他们“不,确实是因为明代中国政治比欧洲更先进”他们听了也会不假思索地反驳“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