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皇家医学院怎么样?

岑自立岑自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860年,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路上,咸丰皇帝带了几十个妃子,仓皇出逃。当时,为了保存实力,清廷接受了洋人的条件,承诺给予英国在华传教特权,并在通商口岸给传教士以居留权,同时准许英军驻守炮台并保留军舰。 作为交换,列强不得进入中国境内捕杀洋人,否则将遭到炮轰。

1878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为了消灭这个让他们头痛的民间团体,列强再度聚首,商量对策。这次法国派了军队,而英国则带来了刚刚建成的下舰(也就是后来的“海圻”号)。两艘战列舰一出现,清廷立刻吓尿了,赶紧赔礼道歉,并赠送英国20万两白银作为“赔款”。还答应为英军提供军火以及招募华工等。 这笔“赔款”被用来建立了三所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和上海博济医院。其中广方言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而上海博济医院则是培养西医的地方。

当时,清廷对教会非常优待,不仅允许他们在华人中自行审判,而且还免除一切税收。这些特权让教会在华势力暴涨。他们不但控制舆论(办报需要政府批准),而且还在各地兴建教堂,收购房产,肆意掠夺土地资源。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各地绅民不断与教会展开斗争。

在上海,因为租界归外侨法庭管辖,民闹往往很难胜利。于是他们就选择从租界的源头着手。 1879年,苏州百姓发现当地教堂霸占了一块地皮,于是状告到官府。结果州官倒不打紧,反而请来了法国驻沪领事调停。

最后,按着领事的意思,当地百姓不但输了官司,还被勒令赔偿天主堂4.3万余两银子!这特么简直是敲竹杠啊! 但这次上海人民不背锅,他们继续斗争到底。

先是集体上书,要求惩凶,赔偿,收回非法的土地(包括教会占地在内的所有房产)。由于人多势众,朝廷不得不做出些样子,命令法国交还侵占的土地,并对肇事的神父作出惩罚(免罚)。

这次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连《申报》这样的报纸都评论说:“我中华之人民,既已敢于与闻外事,又敢于与外国之人争胜……将来必可逐鹿中原,直捣黄龙。”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洋人们又开始作死了。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英国以中立的名义帮助日本运输部队,打击在海上的北洋水师;而法国也派出舰队助战。 后来两国还趁火打劫,逼迫清廷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与《中法广州湾租借条约》,获得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但是让法国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舰队还没到广州,就收到了巴黎派来的加急电报。原来清朝总理衙门发觉了法国的企图,已经派兵进驻山海关,封锁了天津到北京的铁路线。并且表示如果法国舰队进入北塘,就发射鱼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