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都有面试吗?
作为去年刚刚经历过清北复交人等top5商院复试的选手,想来应该是有资格来答这一题的。 先给出结论,大部分商学院是都有面试的!而且从近两年清北复交人等名校面试的情况上来看是越来越重视了。可以称之为“面试季”也不为过(清华经管甚至把面试日期安排在了五一假期……)
再来说一下本人情况,本科某中流985经济相关专业,大四保研时因为不想去外校所以选择了本校本专业(其实就是因为懒得准备外地院校面试),于是拿到了保送资格。后来通过申请参加了清华、北大、交大、人大、中传的复试(都是经管学院),其中清华和北大的面试安排在了同一天(真的是惨……)。
个人感觉以上几所院校的面试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差异的,下面分别说一下感受:
1. 清华经管 如果说之前几所学校的面试是一场群面的话,那么清华的面试就可以称之为压力面试了。我参加的是清华经管学院的MIM项目(在职免推),面试形式为单面,一共20分钟左右,包含自我介绍、中文提问(包括抽题)以及英文提问三个部分。
由于事先了解到清华可能涉及英文提问,所以在准备材料的时候特意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没想到最后竟然用上了(虽然只是问了一个生活相关的问题)。关于英文提问,我感觉老师主要还是想测试你的英文流利程度以及发音准确度,问题并不为难,也相对比较简单。
清华的抽签似乎更加“科学”——题目放在一个透明的信封里,你需要猜测里面会抽到哪道题,这个概率学问题的难度说实话挺大,而且一旦猜错就没法改了。不过据说有同学直接跟老师说要题,然后跟老师要话题,好像也是可以的。
清华给分很高,基本上都给了合格以上评价。但正如前面所说,清华的面试压力更大一些。
2. 北大汇丰 我之前参加过北大汇丰的笔试(翻硕),后来接到通知说通过了面试,遂按要求准备。面试分为中英文试题,各五道,由考官读题,考生记录。提问比较日常,不过要注意英文听力很重要。
在五道英文题之后,有个小插曲——主考官说我的英文听得很困难,建议我以后复习注意提高英文听力能力。(唉,我真是后悔没提前练好听力…………)
接下来是中文学术问题,我抽到的题目是与区块链有关的,需要详细阐述观点并相互辩论。总体来说北大难度相对较低,准备充分的话问题不大。
3. 上交 安泰 上交的面试问题看起来更偏重于情商方面的考察而非专业能力。我被问到的问题是:如果报考我们学校失败了你会怎么办?(啊喂这真是送命题呀……)还有如何评价复旦?(嗯?让我评价复旦?难道我未来导师知道我去报复旦还故意刁难我吗T﹏T)
整体来说上交面试氛围比较好,感觉老师们也挺和蔼的~
4. 人大 人大是线上面试,一天时间比较短,只涉及到一道数学题以及一道专业课题,其他均为英语题。数学题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快速反应,专业课题较为灵活,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