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身份是什么意思?

邹艾瑾邹艾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生身份”这概念,在中国大陆地区,通常只在教育以及金融等领域被谈到;它的涵盖范围,在教育学领域指的是“作为学习者的公民所拥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系统”[1] ,在金融行业则指的是“凭借学生的身份证明获得的贷款资格”。

而在互联网产品服务领域,“学生身份”则是泛指通过官方学籍认证下的“有上学机会且有能力支付学费/贷款的学生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时可能会获得一些特权或优惠,如专属补贴、免息券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身份既是一种个人特质(具有学生的正式学籍)又是一种虚拟属性(基于对学生的画像而给予用户的差异化服务)。

一、互联网公司的视角 在互联网公司眼中,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带着明确目的性的“访客”(用户),这群人具有明显的特征:时间充裕(有较多空闲时间)、收入有限(无经济来源或收入来源低)、知识密集(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需求多样(一个产品难以完全满足)。而且根据产品的类型不同,访客又会进一步细分,诸如电商网站的访客可能更喜欢购物,社交网络的访客可能会更侧重社交,资讯类的网站访客可能在获取信息上花费的时间更多。

因此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路径是可以被预测的,而企业根据这一特征就可以有目的性地推送信息,开展营销。同时由于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暴露他们的位置信息,互联网企业还可以借助LBS(定位服务)推荐周边的服务,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和频次。 二、教育领域的视角 从教育领域来看,我国现阶段主要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它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受教育者往往成为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主体,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从学习的主体来看,人们通常会区分“学生”“学习者”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差别: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客体,学习者是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加以应用的主体,消费者则是基于个人的娱乐休闲需求而使用网络教育的对象。

尽管存在差异,学生、学习者与消费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是相互重叠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场景下,其侧重点有所区别而已。 对在线教育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将其从被动接受的知识主体转换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