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绩绩点是什么?
绩点就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数值化指标,每个学校的满分值不同,4.0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分数标准(也有个别学校设置5分制);每门课程的学分分值也各不相同,但是加起来的总和必须能够修够学生所在学校的毕业总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举个例子:某一课程考试成绩90-100分为4个绩点,70-89分为2个绩点,60-69分只有1个绩点,50–59为0个绩点。那么一个学期4门科目,3门优秀70+,1门60-69,计算一下总分4*4+(1/2)*2=16+1=17分。假如总学分为140,那么这门课就要占总学分的17/140或者17%,达到及格以上水平才算合格。 如果出现挂科,那么就会扣相应的GPA 分值,具体要看每个学校对于GPA计算的规则,一般是每科按照考试成绩高低排序,前百分之多少获得相应GPA(这个百分比会根据学校以及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没有获得对应的GPA,那么就需要补考或重修来获得该学科的GPA 分值。
当然,除了考试还有平时课堂参与和作业等表现也会有一定比例影响GPA 分值,具体情况还需要看各个学校的相关政策。 一般情况下,大学里各个学科的专业课都会有对应的学习大纲,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完该门学科后参照大纲自行评估自己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是否完全对接,如有欠缺可以及时补上来以争取最高的GPA。另外,部分同学可能对自身的要求并不严格,在不知道GPA 重要性的情况下随意选课导致最后与未来想申的专业毫无相关性,这种情况就十分可惜。了解本科四年如何规划、选择什么学科、选哪些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小编给大家几个参考意见:
1、 尽量选择与自己未来想做研究的方向相关的专业课,这对你今后申请研究生时选导师选项目很有帮助;
2、 GPA 高不一定就可以拿到全A的成绩,要选择自己合适的学科,能轻松取得 A 的科目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为了GPA牺牲了未来读研选学校的机会,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3、 多选一些水一点的课程,这样GPA肯定高,但意义到底有多大呢?建议同学们还是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慎重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