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越多越好GPA越高吗?

靳明学靳明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先说一下结论,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修更多的课、拿更高的分比搞科研、做项目对研究生申请更有利。 原因嘛,也很简单。美国的硕士项目分两种,一种是master of science(简称ms),另一种是master of arts(简称ma)。

前者大部分以理工科为主,后者则以文商科居多。一般情况下,如果同学申请的是ms项目,那么教授和招生官会默认你更偏向quantitative(数值分析)方面的学科;反之,如果申请的是ma项目,则会认为你更加偏文科。虽然很多项目并没有明文规定要ms学生还是ma学生。 但录取时还是有倾向性的。例如我们去年录了一个哥大的统计ms,一个西北大学的经济学ma,两个宾大的社会政策与管理ms,还有杜克大学的教育学ms等。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些项目都属于ms或ma性质没有本质区别的。不过由于哥大、宾大、杜克都是综合型大学,相对而言更偏重理科;而西北是个文理兼有的学校,所以它出的经济学专业就偏向了文科。

从录取来看,几个项目同时出结果的时候,似乎更倾向于接收哥大、宾大这些纯理的学校,而不是像西北这种文理兼有的学校或者更偏向文科的布朗大学等。这跟中国学生的背景也是吻合的——毕竟美国本科还是以理工见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多偏quantitative。

其实道理很简单,美国硕士项目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从事某一领域的职业工作者。如果一个中国的本科生能在大三、大四期间修够足够的学分,完成足够的课程训练,自然是最有利于申请到好学校的。 2、再来说说专业课GPA的事情。

如果同学目前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那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为时尚早。因为 GPA 是你大学本科阶段所有选课加起来的平均绩点,不是你某一门课程的分数。如果你打算申请master,那你大一大二的时候可以尽可能选一些难度高、分数高的专业课,确保GPA的高分数。但这样势必会影响你本科阶段的整体GPA。因为美国多数学校只看你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的成绩,也就是你最后两学期的GPA。这两个学期你的课程压力最大,需要学很多东西,很难有很高的GPA。但如果为了GPA而选择上相对容易的专业,那就无法实现申请目标。 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同学把主攻方向放在提高GPA上。在提高GPA的同时再去考虑选修合适的专业课。

如果你是已经大学毕业了,那也不用担心。只要能在未来申请时候提供满意的GPA就可以了。可以选择读一个10周的暑校,或者在国外重新读一个master,再或者考个GRE/GMAT来弥补GPA的不足。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你要想办法弥补GPA这块“短板”。 3、至于你说的修更多的课、拿更高的gpa是不是更好,我认为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同学你现在是大三大四,而且已经有了不错的GPA,可以考虑多修一些课,刷一下GPA。毕竟GPA高对你申请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有利。但如果你现在的GPA不够高,我建议就不要急于去刷GPA了。因为GPA的高低和你能否拿到offer是成正比的,你现有GPA太低,你再怎么刷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个时候你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高GPA,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多修课、多拿GPA。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