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什么要加分校?
谢邀! 大学设立校区(分校区)的原因有很多,有因地域而设的,也有因专业规模而设的。
1、因地域设校区。一般来说大学设立一个校区是因为该校区的第一个校园用地不足,从而选择距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建一个新的校区。如中山大学有四个校区,分别是越秀校区、东校区、珠海校区和广州大学城校区;中山大学又有十一个学院,每个学院都在不同校区。这是因为中山大学原址(越秀校区)占地面积太小,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于是把某些学院搬到离市中心比较远的东校区或珠海校区建设新校园,腾出原校区的土地资源用于其他事业发展。
2、因专业规模设校区。这种情况一般是高校为某一特定学科专门建设一座新校区。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阳逻经济开发区建设了一座面积4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目的就是满足轨道交通产业人才的需求。该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新说:“我们学院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目前在国内排名在前面,为了这个专业的师生能有更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空间,就在阳逻建了这所分校。”
3、因合并设置校区。高校合并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合并建立新的校区,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益,也是建立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如湖南大学的前身湖南工学院,原来是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四所大学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已并入湖南大学。原来的老校区就作为湖南工学院的校区使用。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合肥工业大学,该校为了建设示范性工科基地,将校本部设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大道,新建了一个大型现代化校区。与此同时,撤销了原校区的主校区称号,设立教院校区(主校区)和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