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会拿到offer?
去年十月底开始投简历,十一月中旬拿到实习offer,中间面了大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携程,去哪儿网和滴滴(等待实习结果的时候面的)。
其实我是从大二才开始规划自己的校招的。因为家里人有在华为做HR的,所以一开始就去咨询了关于校招的事宜。 大二的时候刚开始学算法和数据结构,然后就是各种专业课,当然高数也不能落下。大三上完了所有基础课,然后暑假去做了项目(两个软件和一个硬件)和大创,同时继续刷算法题。大四上学期一边准备考研(本校本专业)一边投简历和面试。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考上,于是放弃复试,开始继续投递。
我大概投了有上百份简历,面试了四十多人,收到二十几个offers。 面试的问题我大约总结了有几百条,各种问答。这些问题可以分为技术问题,性格问题和职场相关问题。 技术问题中又包括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等相关问题。
性格问题主要包括自我介绍,优缺点以及评价自己,压力测试等。而职场相关主要涉及对行业的理解,对公司/项目的了解等。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如果经过一轮或两轮面试后面试官对你的履历和专业知识已经基本满意的话,再谈到薪资方面就会比较好谈。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某个公司或项目组急需某方面的专业人才,那么即使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者实习经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表达出对该技术的热情和钻研态度,一般也会如愿得到这个机会。
总之就是要学会扬长避短,把握机会。 至于面试准备的优劣就因人而异了。
有的人为了准备面试特意去刷一些面和笔试的题目,我也试过。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我发现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开放性的,并没有固定答案,而且也往往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
因此我后来的做法是放开思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也就是先在自己脑海中形成对一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尽可能多地去展开,无论是否合适,然后随机应变地应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我觉得这样反而更能体现出你的应变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另外一点就是在面试过程中要学会展示自己和突出优势。有的同学可能在专业方面十分优秀,但却不善于也不喜欢社交,那么在面试的过程中就需要你加以改变,尽量让自己外向并乐于沟通的性格特点得以发挥。毕竟企业招聘的目的是为了招人入职,而不是招一个人进来培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