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什么小语种?

龚义芬龚义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9年5月,香港语言使用及态度调查结果显示: 英语是香港的官方语言,使用者占79%;普通话和粤语分列二三位,分别有34.6%和31.8%的受访者会说,使用者分别只有17.5%和17%。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地区相比,香港在使用语言上存在明显的“倒三角”现象(见下图),即使用比例最高的说法不一定也是受访者最愿意学习的语言。

以英语为例,虽然80%的香港人都会说英语,但5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多听、多说或者多看英语资料来学英语——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而现有的英语水平还没有达到他们的目标。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普通话身上,34%的受访者愿意学习普通话,尽管75%的香港人会讲普通话。

从数据上看,香港的语言教育重点应该放在英语上,因为超过一半(54%)的香港人希望提高英语水平。不过,对普通话的教育也应该相当重视,因为尽管会说普通话的人只占全港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却有高达三分之二的人希望学习普通话。

目前,香港有大约2,000所小学提供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或第二语文科目,大约80间学校提供英文作为第二语文科目。根据学校课程表,一般学生需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普通话,从初中开始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须将普通话列为必修学科。除了普通中小学以外,不少中学设立中文班,专为外籍学生学习普通话而设,教学用字和语法与内地一致。

香港还设有专门的普通话授课机构,如中文大学开设的“华语教学中心”,为不同年龄的人士教授普通话。很多机构设立了“普通话学习班”,公开招生,由专业教师任教。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不少人会将国语和普通话混淆,甚至觉得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普通话和国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普通话是指现代标准汉语,而国语指的是旧汉语,包括文言文和北方话等。

现在,我们常说的普通话其实是当代白话文,是一种书面语,主要用来书写新闻稿、公文以及日常交流。 而普通话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制定新文字方案时,考虑了方言因素,因此普通话中保留了一些方言读音,如“马”读作[ma]而不是[mǎ],“七”读作[qī]而不是[qɪ ]。这些读音差异在汉字书写时也会有所体现。例如,“他”字的拼音拼写是tā,但写出来的汉字却是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