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接受四川的移民吗?
这个事啊,说起来特别有意思。 时间回到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这一年清廷收到了蒙古部落的报告,说是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了明朝时期的档案,里边记载了明末清初陕甘回民大迁徙的详细情况。
其实明末清初的西北回民大迁徙并不是什么秘密,以前也有不少人研究过,但是这次发现的资料是来自政府档案,因此就很具有权威性了。这些档案是当地蒙古部落送给清廷的贡品,里面共有五本汉文抄本和一本回文原版。 其中有一本人名地名簿,记载了4950户(可能有重复)回民的姓名、籍贯和迁移途经。另外还有一块二尺多长的碎片,上边也是汉字写在羊皮上面,内容是这5000多户回民的户籍登记。 这5000户回民的姓氏里包含了“马”、“苏”、“哈”等常见姓,可见主要是西北地区回族的大氏族。
根据这些文献,学者们推测这次回民大迁徙大约发生的时间在公元1680年到1689年之间。 那么为什么这一批回民要大规模迁徙呢? 据说是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他们不得不告别故土,前往西域谋生,而他们在西域的根据地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和昌吉等地。
到了乾隆时期,清廷又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新的史料,这次史料更详尽,竟然发现这5000户回民中大部分人的祖先原籍是陕西宝鸡境内的千河、清水河流域。 这就奇怪了,按照历史记载,明代陕西回民的迁徙主要集中在陇右地区和固原一带,怎么这批人会是宝鸡人呢?莫非是史书出错?还是这些人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西域人?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专家们经过反复比对和研究,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果:这些人果然是来自中原的移民!只不过不是陕西而是湖广地区而已。 原来,在明朝中期爆发了所谓的“土木之变”,当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朝中大臣被迫出钱赎皇帝回家。
其中有几位大臣家里很有钱,但是本人却非常抠门,他们得知瓦剌喜欢抢钱之后,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假意行贿,实则诈骗。这几个大臣分别叫作杨洪、石亨、曹吉祥等人,他们花钱买了官职以后,也不去任职,就在家里嗑瓜子喝茶,等着瓦剌部队打过来。
没想到瓦剌真的打了过来,于是这几位大臣带着他们的钱财向瓦剌投降了…… 后来明王朝灭亡的时候,这几个大臣带着家眷逃到甘肃,投靠了靖远伯王继孝,结果却被打得全军覆没,只逃出几人。
不过他们也带来了几万人作为后裔,而这批人的祖籍正是湖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