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到底有多强?
日本的教育确实很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日本教育的强,更多体现在对“人”的培养上,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多都是借鉴了日本的模式,比如芬兰,就是其中之一。
我曾经在《芬兰教育的秘密》一书看到这样一段话,作者谷口繁仁是日本人,曾担任东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他对芬兰的教育非常赞赏,并提出了很多值得日本借鉴的观点。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略作删减): “在芬兰,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育目的是培育出能够独立生活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校里不仅有很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而且还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犯错误…… 因为如果学生不尝试自己做事情,而是总让别人‘帮’自己完成,那么总有一天他们可能会失去做事的机会和能力——这不仅是学习的危机,也是人生的危机。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做出选择,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有能够和学生共同探索、相互扶持的勇气和决心……”
这段话至少让我看到了两个值得日本教育和家庭教育深刻反思的地方:一是让学生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为此而努力,二是培养独立的个体而非考试机器。 在芬兰,不论你是想当政治家还是想当宇航员,或者你想从事任何其他职业,都没有问题;在学校里,无论数学好不好、英语灵不灵,也都没事;只要你足够喜欢,就可以去努力,并且一定会有人支持你。而如果你不够独立,那就更没问题,因为老师一直在身旁陪伴你,鼓励你成长。
而在日本,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却常常让孩子感到孤独——父母总是望子成龙,学校总是唯分数是尊,孩子总是在题山题海里孤军奋战。
我曾在文章《妈妈,我不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中提到过我的痛苦,其实这也是无数日本孩子们的真实写照:从小就被告知“你不是为我学习”“这不是你想要的人生”“你要努力呀”“你要争气啊”“你要记得爸爸妈妈的可爱你才这么优秀”…… 而却没有人教他们:“其实你可以不用这么优秀”“其实你有放弃的权利”“其实你没有那么大的义务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其实你可以不用那么努力”——因为每个人都独一无二,而且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