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三所是什么?
三所,在日语里是“御三家”的别称;而在江户时代,指的就是浅草寺、上野的东照宫和东映剧场了——当然,现在这些场所都已经不是“御三家”了。
说到这“御三家”,那可是个历史悠久得多的称谓,其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634年。 这一年,德川家的家主德川家光(也是幕府将军)得到了一个宝贝——一匹叫做“三郎丸”的神马。这匹马可了不得,据说全身汗毛直立的时候,能感觉天气的变化;走起来的时候,身上的鬃毛可以随风飘扬。这样一匹神马,德川家光自是不肯让别人骑的。于是乎,每年到了祭典的时候,这马由官方来养着,只有德川家的人才能骑。
后来,因为马实在太神了,就连德川家的人都只能看它两眼,而看不到它的臀部。于是,人们用“三郎丸の尻”(三伯丸的屁股)来讥讽那些看不到本质、被表象迷惑的人。 不过,这种叫法似乎也太侮辱马儿了,后来就演变成了“三所”(さんそ)的称呼了。
随着时代变迁,“三所”的所指也在不断变化。到明治时期,东京的文坛有“文坛三所”之称,分别是井原西鹤(《奸臣》的作者)、藤森成雄(著名小说家,《伊豆的舞女》即来自他的原著)和夏目漱石(《我是猫》的作者); 而艺界则流传着“艺坛三所”的说法,指的是市川团十郎(有名的歌舞伎演员)、坂东三津五郎(喜剧演艺人,外号“三津五郎”)和小幡青柳(著名的滑稽艺人)。
再往后,这个“三所”就怎么写怎么用了,不再有什么特定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