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面试难吗?
屠西最佳答案
2019年申请港大面试,目前收到offer! 面试题目5分钟个人自我介绍(英文)+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文) 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我在这篇知乎文章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和复盘,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想要看题目可以点击我的这篇文章 如果大家准备申请香港院校(特别是港大),这个面试题型一定要好好看看。
因为去年疫情的影响,很多同学的申请材料都没有及时提交。因此学校采用了线上的面试形式。 虽然我是第一次参加线上面试,但是我之前做过很多相关的练习,所以心态还是很稳定的。
(1) 穿着正装坐在摄像头面前,会让我有种在上课的感觉,比较正式;
(2) 手不要无所事事地摆来摆去,不然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很浮躁;
(3) 眼睛不要一直盯着屏幕,看着面试官的方向,这样会显得你自信且淡定。
我在参加面试的时候出现了个小意外——网突然断了,于是我被面试官临时拉进另一个会议继续面试,真的差点被吓哭T﹏T 还好最后有惊无险,顺利结束了所有的面试问题。
后来我想了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的简历上没有注明个人的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和科研经历,于是我就用一段简明扼要的话做了简单的介绍,结果反而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所以大家在准备简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写出亮点。否则像我自己一样傻乎乎地将所有东西都罗列出来的话,很有可能给自己减分。
随着留学热潮的涌起,香港留学成为热门之选,而香港大学又成为香港留学的首选。然而,想进港大可没有那么容易,不但要高考分数高过一本线,还得过港大自主出题组织的面试这难关。港大的面试是自主命题,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为主,采用英语对话,2到4人一组,40分钟一组。那么这些去过面试现场的达人都是怎么说的呢?
香港大学面试一:
上午8点我就出发来到港大在北京的考点,10点进开始面试,比事先通知得时间晚了20分钟。我和另一个女同学一组,被面试官领到一个房间,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两把椅子。我们和面试官分别落座后,面试官给了我们两个塑料包装的纸杯和一袋铁观音茶叶,还有一壶热茶,让我们自己安排,然后就走开了,当时是完全失控,两人都不知该做什么才好,后来她打开了茶叶,然后就开始讨论放多少茶叶合适,我俩一左一右分别把茶叶倒进两个杯子,然后讨论倒多少热水合适,然后又开始谈论要不要加凉水,过程中她说了句话,我马上重复了一遍,因为她的中文带有很重的台湾腔。等泡好了茶,我又端起来一人一杯,后来,茶凉了,我们就想把杯子倒掉,她非要拿出去,我就拿着杯子出去了,她就自己拿了一杯凉开水进来并坐了下来,我进去后就问她是不是要走,她说要等面试官出来后再说,后来一直等不到,她就又出去寻找,我也没必要继续等下去,就离开了。
考完后我给面试官的评价是:这个面试是有点意思,主要测试的是一个人的处世能力和对日常生活普通事情的态度及如何处理问题的态度,至于语言能力,我想那已经不重要了。
总的来说,这次港大的面试很有趣,也让自己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挑战,结果如何不是很重要,至少自己有勇气面对了。如果需要我的经验对其他同学会有什么帮助,希望能通过搜狐教育分享给大家,让更多梦想去港大读书的同学能有所准备
香港大学面试二:
今年7月份,我报考了香港大学的英语系,10月份我到港大参加的笔试,英语和中文各一张卷子。
英语卷子是选择题,有语法、阅读和改错,阅读部分难且多,没有做完。中文卷子有选择和改错,还有3篇阅读题,每篇下面提一个关于现代社会问题的论题,要求简短回答(当时没明白要回答多长)。我各写了一段落回答,但可能还是偏长,也未做完。
笔试后15分钟就通知部分进去面试(有没进去的同学可以去食堂等通知)。
面试由4个教授组成,一男三女,面试的同学2组,其中一共有2男3女。我们一组被带进一间小会议室,里面有一张长桌,我们2个人对坐,4个教授坐在一边。
进去后问了我们的名字和从哪来。然后问那个男同学的问题是跟计算机和音乐有关的,我只记一个问题,professor问:有人认为现在学校应该把音乐这样的艺术性质的课剔除掉,你同意吗?他主要谈到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等。
然后问我问题:你最喜欢的书和理由?为什么选择港大英语系?对英语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中学生要学伦理学?有没有想过去大陆工作?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有什么特色和不足的地方?你认为自己在中国和港大的学生中有竞争力吗?
答完问题,还让我们抽签朗诵了一段短文,我抽到一篇短诗,然后问了朗诵的感受,还有对里面一句不太理解意思的问题。可能我回答的不好,教授就引导性的解释了一遍。
教授可能看出我有些紧张,最后还让我谈谈对香港大学的看法就结束了。一共15分钟左右。
另一组问的问题大体差不多,我只记了一个问题,professor问:为什么中学生要学伦理学?她回答了伦理学的作用、重要性,然后professor又问:那有没有考虑把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性质的课剔除掉?她又从音乐和美术的多方面重要性展开了回答。这组的女同学朗诵了一段散文,然后问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