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科b是多少分?
以Wisc-Madison作为例子来解释B/C+的评分标准吧,这里先介绍两个概念,P(Pass)和Fail,这两个词在美国大学课堂是十分常用的,简单说就是通过的衡量标准。每个学校对P/F的评价标准稍有出入,但大体一样。
一般来讲,课堂讨论(discussion)、presentation、论文(paper)/项目(project)这些占总成绩的30%-50%不等,期末考试成绩(quiz、exam、final)占50%-70%不等,其他可能的评估形式包括作业(assignment)、实验(laboratory)或课程指定的任务(due)等,所占比例通常不超过总分的10%。有的学校会允许学生以减少学分为代价来换取免修资格 (pass by examination or waiver),具体如何操作要看各学校的政策。 接下来介绍一下在Wisc-Madison拿到B/C+是怎么样的过程。
首先,所有成绩评定为D(50%)以下的课程都会记载入GPA,而B(80%)以上则会被记优(plus),A(90%)则会再额外加分。因此B就等于50%+(80%x90%)=89%。 C+是60%+(70%x90%)=82.5%。 可以看出B/C+其实已经接近满分了。拿高分真的很容易。
以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容易把GPA看作一个终极目标,从而忽略了它应有的意义。GPA固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申请、就业求职甚至今后的就业发展,但是只有GPA高而没有相关的科研/实习经历也是一个短板。
相反,如果能在本科阶段就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并且有相应的成果,那将来读研申博也会容易很多。 建议同学们不要因为为了GPA盲目选课,而是应该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有目的地选择相关课程并努力取得好成绩。这样GPA有了,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也有了,简直是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