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如何培养博士生?

慕遂释慕遂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当年在港大读研的时候,有个同学是本科毕业直接过来的。他本来是在浙大念书,因为觉得在浙大压力太大,而且想读生物专业的博士,所以来港大了(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重点大学,只是各有优势学科而已)。

那时候还是用ICM的,就是那个旧ICM(照片网上有的啦,我就不贴了)。 虽然说是直接读研,但是还是要先上一个一年的“硕士预备班”,跟博士班的课一样难,这个预备班毕业之后才能申请硕士或者博士。 这个班分成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必修课程(主要是英文课程,如计量方法,统计分析等,这些课程本硕都要学,但博士就不上了;还有一个是研究方法的课程,包括做科研的思路等等吧)。第二部分才是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 我这个同学当时选择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大中华区研究(这个是蒋冠文教授带的,也是当时荣毅仁特首的研究院主任)另一个是细胞生物学(这个是医学院的)。

虽然选了这两个不同校区的专业,但实际上上课还是在港大大致同一个地方上(因为港大不大嘛!每个建筑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科室)。每堂课差不多都是10到15个国际学生一起上,老师用英语讲课然后配一个翻译。 上课的内容和氛围跟我本科的时候很不一样。我记得我本科的时候上的是《量子力学》,那种理论性的东西要死记硬背,而且很容易犯困。而港大的课程偏重应用,而且是用实例来解释抽象的理论。比如讲“统计分析”就会拿很多实际的数据来分析处理(例如当年的股票走势之类。。。。。),这种实用主义的倾向让我后来的科研工作受益不少。另外一方面,因为是纯英文授课且需要大量阅读文献,因此对英语的要求很高。幸好我本科是英文授课且英语专业八级,不然肯定没办法适应。

考试的形式也是比较灵活,不是死板的记忆型考试,而是测试你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好像高考改题型似的。。。。。。)。 由于之前在浙大压力过大并且学了很多不太实用的东西,因此我很喜欢港大这种相对轻松,注重实用,英文要求高的学习方式(其实我当时来港大的时候还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行,结果还是多虑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