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研究生是什么时候?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时,全国共有43所院校拥有研究生培养资格,每年招生人数2100人;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266所,招生人数更是达到了5万多人(不包括在职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众多本科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也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 但许多人对于“学历”这个词并不陌生——在大众的认知里,研究生=硕士,而硕士则是一字之差、地位云泥之别的博士。实际上,在现有的国情下,硕士和博士都是属于研究生的范畴,两者都具备研究生的学历。
但在学术学位上,博士与硕士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 首先,从培养方向上看,硕士更倾向于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博士则是以理论研究和创新为主;其次,在授予学位的标准上,硕士一般要求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并且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博士则需要发表高水准的科研文章。最后,博士虽然也属于研究生的范畴,但是在现有的招生机制下,其录取比例远低于硕士,每一年能够达到博士录取标准的申请者少之又少,能够成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更加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同学在申请出国深造或者申请工作的时候,往往将希望寄托在硕士身上,博士则作为锦上添花的选择。 但是,凡事无绝对。在特殊情况下,硕士也有可能会变成“万金油”,而博士却成了“雪中送炭”。
近年来,由于国家实行了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于是不少高校为了响应号召、落实政策,便对本校的毕业生采取了宽进严出的举措。有些人凭借自己的先发优势和学校的政策,获得了在职研究生的就读资格,但毕业能否顺利拿到学位则另说。而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学位的同学,若想在今后再获得学位,就必须得参加10月份的中级法院考试。然而,中级法院的考试难度又远非比登天还难,只要能够耐心准备,通过考试并不是难事。对于那些因为学校政策而获得读研机会的同学而言,他们可以先获得一个研究生学历,只要在日后通过中级法院的考试,同样可以取得博士的学位。这对于那些本科毕业后直接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