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如何晋升?

帅知雨帅知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之前答过类似问题,把之前的粘过来吧 刚看了下题目,“晋升”两个字可能有点语病,是想问博士毕业找教职还是怎么样的吧。那我就按这个方向答一下。 其实不管在哪里,要晋升都是有规律的,就是搞科研(or其它工作)→发paper→申请课题→评奖→升官(or跳槽) 但是!在日本这样的体系中,除了发paper之外,其他步骤的难度和风险都是翻倍的…… 一、先搞科研 在日本,如果要搞学术的话,基本上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读博,另外一个是考研究生(这边指的是修士,不是国内的专硕)。这两条路其实大同小异,都是先从研究生(修士)入学开始。一般来说,想申请好一点的大学,需要拥有日语N1证书及英语托业800分以上(雅思7+)的成绩,然后有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最好再有一些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如果申请名校,可能还得有GRE成绩以及PS写作经验。

从理工科的角度来说,想要申请到好的学校,研究计划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好的研究计划应该具备以下三点:明确的研究目的,清晰的研宄内容,合理的研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

这里要注意一点,日本的研究生(修士)是申请制的,也就是在你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你的一切行为都称为“备考”,而一旦你拿到录取通知书,就意味着你有了入学资格,此时才称你的这些准备工作为“研究”。

二、发paper 对学生而言,能发的论文类型一般只有三篇:

① 短篇论文(英文) ② 日文特集(收录在学术杂志上)

③ 书籍著者(英文) ④ 书籍序文(收录在学术杂志上)

⑤ 报告(只限于理工农医) 从难度上来说:

① 通讯>共同一作>共同通讯;即排名越靠前的作者对文章的贡献越大。这一点对于晋升来说也非常重要。

其次说写论文,写文章可以说是没有捷径的,只能多读多写多总结。但要注意的是,写文章的时候要有重点,即你要通过这篇文章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目前业界还没有解决的,或者你说出了大家一直都想说却没敢说出的结论或见解。如果可以的话,你的理论或者模型可以用于解释某一种现象,又或者能够对未来做出预测。如果能做到这些,那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了。当然,结构上的完整也是必要的。

最后,不管怎么样,发文总是个慢工细活,得有个心理准备。

武世霞武世霞优质答主

我是从1972年4月进入大学,到1989年3月任京都大学教授的(当然中间还有研究生阶段)。 当时没有《大学教师任职资格条例》之类的文件,也没有关于评聘职务、评聘资格的制度性要求;但是大学的教授任职是有一定的惯例和规矩可循的,大致就是由校长(或教务长)提名,然后提交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

我印象里,第一次任教授的提名的过程是这样的: 在系里的教授们内部讨论的时候意见不太一致,因为当时我还在读博期间,所以有人就建议让我以助教的身份申请副教授的职位,但最后还是通过了。而第二次在系里提出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