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话和标准日本语的区别?
谢邀。 关西方言和现代标准日语的关系,就好比粤语和普通话——在明朝万历年间,官话还比较不标准化的时候,广州话和官话的差别比现在小很多;而到了民国时期,随着京骂“国骂”的形成,北京话和广州话的差异才渐渐显著,至今有了粤拼(粤语拼音)这种标注方法,才能明确区分二者的声调系统。而在江户时代,由于日本列岛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今天,所以关西腔和东京腔的差别其实不大。
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政府大力推行“国字”、“国音”,制定标音法(即现在的五十音图)并统一了汉字的写法,关西人才开始大量接触以东京音为标准的发音。但那时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新词新语,因此出现了《土俗词典》(土いしのどし)这样的词汇书,收录的全是地名、人名、职业等词语。
直至二战前后,语言学家才开始研究关西方言,编写关西方言教科书。例如1932年出版的《近畿方言分类辞典》(近畿おうがいしゃくぱんこう),共收词条2860个,是当时最为完整的关西方言辞典之一。而同时期的东京音则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完备的程度,如加藤典章的《新编标准日本语》。
此后,关西方言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著作也层出不穷。而与此同时,东京音则是越来越“大众化”——自《新编标准日本语》后,各种《标准日本语》陆续出现于不同媒体,影响最为广泛的当数现行的《标准日本语》教材。
至此,关西话和东京音的分野逐渐形成并稳定下来。
关西话是日本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近畿地方,尤其是大阪、京都、神户一带。标准日本语,又称为中央日语,是以东京口音为基础的日语。以下是关西话和标准日本语一些主要的区别:
1. 发音:关西话的发音与标准日语有很大区别。例如,关西话中的“あ”发音为“え”,“お”发音为“ご”,而“す”和“つ”的发音非常相似,经常被混淆。
2. 语法:虽然关西话和标准日语在语法上大致相似,但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例如,关西话中经常使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如“ものわれ”(自以为是的人)和“がみ”(侧身)等。
3. 词汇:关西话中使用了一些独特的词汇,如“おしゃわり”(点心)、“とびらい”(跨栏)等,这些词汇在标准日语中不常用。
4. 用法:关西话中有些词在使用方式和场合上与标准日语不同。例如,“おやじ”在关西话中表示“父亲”,而标准日语中使用“ちち”;“おばあちゃん”在关西话中表示姑姑或学姐,标准日语中使用“おじいさん”或“じいちゃん”。
5. 惯用句和俗语:关西话中有很多独特的惯用句和俗语,如“おせてください”(请帮帮我)、“おれをたどろえ”(饶了我吧)等。
总之,关西话和标准日本语在发音、语法、词汇、用法和惯用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关西话在日本国内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大多数日本人还是能听懂并使用标准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