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建筑学院上课自由吗?
这个问题,只有我这种在HAA读过的人才有资格回答么? 为什么要加哈佛的标签呢? 这个答案难道不应该只是关于教育制度的思考吗? 先放结论,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的学习体验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自由、多元、开放、包容。 因为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所以课堂讨论常常围绕着某个设计的“好”与“坏”而进行,同学们也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参加讨论。
无论是课程论文还是final project,学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找到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除了导师之外,同学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也许你的想法会在讨论中发生变化,但一定能在交流中获得不同的感悟。 在GSD的第一年,我上过不少由外校同学或企业人员讲授的workshop。这些老师不仅有着多年授课的经验,更有很多自己的亲身经历值得学生去探索和回味。他们有的会讲自己的移民史,如何从大陆来到美国;也有的会分享自己作为女性设计师的不易,以及如何在职场上平衡家庭的责任。
这些讲述可能没那么正规,也没那么系统,却总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学生们看到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 上至院长教授,下至助教学姐,大家在沟通时都很注重对每个人的尊重。虽然我是在申请博士的项目,但有选修硕士的课程,也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因为对设计和建筑的热忱而聚集在一起,一起交流想法和感受,偶尔也会有人吐槽自己做的model不够好看。
当然,作为一个培养全球未来领导者的地方,这里肯定也会有让你学到东西的活动。比如有一年会请到的嘉宾是曾任中国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院士,他带来的话题是如何创造中国的design imagination是十分值得让人思考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次是和Facebook的首席设计官桑德伯格(The Head of Design at Facebook)和Instagram的首席设计官迪雅格(Creator of Instagram)对话,谈论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做设计等。
虽然这两位一位是学神级的人物,另一位是创造了一个平台的奇才。但是他们在谈到设计的初心时,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对生活的看法。这些经历或许不一样,得到的感悟也可能大相径庭,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信念——设计能够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