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哪个州最穷?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正好今年做了关于贫困线以下人群(IRP)的调查报告,就拿来回答一下。 先给出答案,从2013年到2017年,新西兰最贫困的地区已经从北地区(Northland)变成了中地区(Waikato)。 这五年时间里,居住在北地区和南岛西海岸的地区居民收入下降幅度最大,而住在奥克兰的人则财富增长最快。 在报告刚刚发表的去年,最贫困人口还生活在北地区,该地区同时也是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
今年,中地区上升了一个档次。 造成这种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新西兰统计局给出的解释是:薪资水平较低的行业(多为蓝领职业)工资上涨较少,而这些行业的劳工大多居住在中地区的城镇。 与此同时,技术行业(计算机,医疗等)的工资上涨迅速,这些高薪从业者主要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简单说就是,贫穷的人群集中在离城市很远,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而富裕的人口集中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市区。 那为什么是中地区而不是奥克兰或者惠灵顿呢? 因为这五个年份的数据里,中地区的GDP平均增速是最快的,高达4.9%,远远超过奥克兰的2.5%和惠灵顿的0.8%。 GDP增长率最快的五年里,中地区人口增长了5.9%,是全国平均增幅的两倍多,因此人均GDP反而倒退。
同时,作为移民集中地,奥克兰的人口在统计时间段内增加了56%,惠灵顿增加了33%,但两者的人均GDP都没能达到中地区的高度。 所以从GDP这一宏观指标来看,确实是中地区最贫困。 但另一方面,根据政府的调查,2013-2017年间,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是奥克兰,达到5810纽币(合29809人民币元),其次是惠灵顿2580纽币(合13055人民币元),再次是中地区2350纽币(合11846人民币元)。
也就是说,从家庭收入这个微观指标来看,最富的地点是奥克兰,其次惠灵顿,然后才是中地区。 那到底谁是真穷,谁又是假富呢? 这个报告给出了答案: 家庭收入低于低收入线的住户所占百分比: 中地区(下层人口的27%)比奥克兰(18%)和惠灵顿(15%)都要高。
平均每户家庭的收入: 中地区(2.5万纽币/户)低于奥克兰(3.5万纽币/户)和惠灵顿(3.2万纽币/户)。 以上数据说明,从绝对值来看,中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最低。但从相对值来看,中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两个大城市相比并没有明显差距。
因为这两个指标都考虑到了家庭人数,所以,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劳动力,收入虽然低,但是人口较多的话,收入相对会高一些。 最后,再放一张全国人民平均收入的图好了。这个数值是每人每周520纽币(合2533人民币元),跟国际平均水平基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