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是怎么学化学的?
我以我们大学的本科教材,以及本科生上课使用的资料为例进行解答。 首先明确一点,国外大学没有所谓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之分,所有科目都是必须学习的。只不过有些学科涉及基础课较多需要大一学习(如数学、物理),而有的学科则需要大三以后学习(如生物、计算机)罢了。
我们的大一课本《普通化学》如下,这仅仅只是一本必修科目的教材,还有一本《有机化学》教材,不过那本书比较厚而且内容也比较繁琐,在这里就不拍照了。至于大二才开始学的分析化学,有专门的分析化学教科书。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化学生物系学生的教科书。这是他们《化学计量学》的教材,跟我国大一的《普通化学》难度相当吧。 这本是他们的《结构化学》的教材,比我校的大三《固体晶体材料》要薄很多。 这本就是他们的《量子力学》教科书,感觉和我们学校本科《量子力学》教材差不多.... 然后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大一必修课程——《化学原理I》的期末考试题,是不是和我们国内考试题目风格迥异呢?
当然,你也有可能遇到这种“变态难度”的题目,比如问为什么铜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形成阳离子化合物: 用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个题目确实有点超纲... 再来一道难度稍简单的期末考试试题: 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在25℃时才是定值。 是的,水在4℃时离子积才达到最大值,温度高于4℃或者低于4℃时,离子的活度都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再附送几道他们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简单说明理由:为什么硝酸银溶液是酸性的? 答主也没有学过化学原理II所以没办法答题....但是可以给你一个答案的链接: 最后放一张他们学校教学楼大厅的海报,鼓励大家多参加社团活动增强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