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可以带学生吗?
“我可以当博后吗?”10月29日,一份求助信在网上流传。写信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1级七年制学生何丹。她希望在临床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提高科研能力,因此在攻读硕士期间选择实验室与医院双轨制学习。经过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利结业。然而,当她向北京大学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时,却遭到拒绝。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副院长、生物物理学科带头人佘靖教授曾拒绝学生博士跟师求学的要求,称学生“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盲目追求做博后,没有计划,眼高手低”。在社会上,许多单位常常把博士当作最高学历。“先混个博士再说”的想法很流行。造成这种局面,与我国的学科评估、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制度紧密相关。许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用人制度“只认博士不认人”。许多招聘博士的简章中会明确招收“博士”,对年龄、专业、性别等都不做要求。有的单位甚至要求“具有3年以上博士后经历”。
于是,“先落户,后上学”成为一些人的“明智”选择。他们跳过培养素质阶段,直接把人生目标锁定在获得最高学历——博士。跟导师做博后成为他们将科研与实践相互融合、为下一步进入社会积累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
然而这种状况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相违背。现在国家的总体研发实力与国际水平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关键原因即是现有的教育和人才体制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如果学术创新的道路在一开始就被限定,又怎么能指望后来人成为爱因斯坦、普朗克、莫扎特?
提高论文引用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研究设计和技术创新上确保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先进性;二是推广同行评议制度,即论文发表前,交由相关专家进行独立的学术评价和书面评审;三是引入“回避制度”和“利益声明制度”,以确保评审过程的客观、公正。
针对当前博后流动“热”现象,应建立严格正规的入站与出站考核、淘汰制。根据课题创新性、重要性、经费充足程度等,对申请人员实施绩效分化,奖励绩效好的青年人做博士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