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英国留学够吗?

权久淦权久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李是个英语爱好者,在学校里的成绩还算可以,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没考上大学,于是就决定去英国学英文。经过努力,他终于考进了英国一所学校的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英文作为第二语言)课程。

在课堂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申请当翻译,帮助老师解答东方留学生的问题。在一次英语演讲活动中,小李被一个英国女生所吸引,那是他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爱慕。在几次接触之后,他约那个英国女生一起去逛街,被拒绝了,理由是:“我们英国人不主张在不了解一个人以前就和他/她谈恋爱。” 回到宿舍,小李伤心欲绝,心想:“中国人还有自尊心,可英国人居然有那么多的矜持。”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小李更用功了,尤其是花大量时间去学习英国人的交际方式,思考问题怎样像英国人那样周全,为人处世像英国人那样严谨。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小李没学会什么专业的英文知识,但却练就得一口流利的“伦敦式”英文。

光阴荏苒,小李的留学岁月即将结束,他的下一步计划还茫然。这时,他想到了自己当初去英国的原动力——英文,于是,他决定在英国找一所语言学校,专门学习英文,为今后回到国人面前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做准备。

在语言学校的第一天,小李遇到了来自德国的孔格先生,孔格先生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他来英国是为了考察英国人的建筑艺术,他打算回到德国以后对德国几所图书馆进行改建。在跟他们交谈以后,小李被他们渊博的学识以及广博的知识面而动容,他发现自己所学的英文远远不够用来和他们进行交流。但幸运的是孔格先生同意帮助小李提高他的英文,条件是小李每天都要去孔格先生的家,用英文为其演讲一个小时。

在孔格先生的指导下,小李的英文说的更加标准了,表达也更流畅了。一次,在一次阅读活动中,小李看到了介绍英国工业革命那篇著名的“鸦片文”。当读到鸦片战争时,小李感到很茫然,以前只在历史书上看到这个词,但具体含义却忘记了。

“鸦片文”中提到:“中国自1840年以来,一直处于鸦片麻醉状态,政府昏庸,社会腐朽,人民麻木。”这是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依然如此。

英国历史学家罗素爵士认为:“中国被鸦片夺取了灵魂,其国民被鸦片麻痹,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

随后,西方陆续大批量向中国输入鸦片,中国人也逐步学会了吸食鸦片。从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鸦片贸易成了英国家庭企业,至80年代达到顶峰。

鸦片在中国的大盛,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中国古代禁烟很严,吃烟者要受到徒刑、充军甚至斩首的处罚。英国烟商为了卖烟给中国农民,便想出办法,托称卖药,实际是卖鸦片,即所谓的“药鸦片”。鸦片一经输入中国,即大行其道,取代茶叶、瓷器、丝绸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物流。中国的白银开始呈巨额负增长,西方则获巨利。

清咸丰年间(1856年-1860年)后,英法联军两次攻占香港,接着又强行占领厦门、宁波、上海,实行军事封锁。西方经济势力还侵入中国的北部和东部,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已成一片孤儿废碛。

当时中国的文人志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已经开始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试图向他们学习,但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西方仍是古老的梦幻之乡。在中国人长期的心目中,那一片西洋,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世外桃源,还是“蜡烛”、“茶叶”、“丝绸”、“瓷器”、“香料”、“大黄”之类的神秘所在。其实,西方的工业化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个多世纪,工业革命早已结束了。

小李一直在想: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竟然处于世界第一,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连被鸦片麻醉都无所知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小李的脑海里绕来绕去,可是终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