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疗什么福利?
最近,香港第五波疫情急剧恶化,每日确诊个案突破3000宗。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本港将于1月25日起上调疫情防控级别至最高级“黑色代码”,全港学校停课至农历新年假期后,即2月17日开始重启线下教学,同时,特区政府会推出多项措施支持医护及社会工作者,包括发放现金津贴等,以鼓励他们继续投身抗疫工作。
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特首也于日前宣布让公立医院为确诊患者提供免费医療。有政府专家指出,由于目前确诊者绝大多数都是轻症以及无症状患者,因此医院的医疗资源当前并不会因新冠肺炎而全面挤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医疗资源充足。
事实上,自第五波疫情暴发以来,香港已累计报告至少4169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 而在1月20日,香港医院管理局公布,共有7824名新冠患者出院或完成隔离,其中近三成患者需要留院跟进,导致住院病床使用率飙升至51%。
为了减少疫情扩散,香港自2020年1月以来一直严格控制境外输入病例,规定所有非香港居民从海外抵达香港均需接受强制隔离,直至最近才逐步放宽部分检疫安排。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显示,过去两年香港仅有不到100名本土确诊病例。 然而,随着Omicron变异毒株在全球加速流行并迅速成为主要病毒株,香港也出现了本地感染病例。
2022年春节前夕,该变种毒株的快速传播令香港的医疗系统面临极大压力。 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的数据,1月11日,全港共有719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治疗;但到了1月20日,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3844人,增幅高达428%! 而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在香港大学举办的传染病论坛上,研究人员指出现有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患者中,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明显低于以往其他变异株感染的病例。 但该研究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价,且应考虑疫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据此认为奥密克戎毒株引起的重症和死亡风险较低。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之下,香港社会的焦虑情绪不断蔓延。有市民担心,如果疫情形势进一步恶化,是否有可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实行封城隔离措施? 对此,香港特区疫情应急协调专员陈紫芊22日回应表示,暂时没有计划实施封城,但是会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相关防疫举措。 (来源:澎湃新闻)
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福利制度也是英式传统的“福利国家”制度的一部分,社会福利体制很完善,其中的医疗保障体制就是一项重要部分,其运行水平和模式在全世界都比较有代表性。
社会医疗福利
所有香港居民都可以使用香港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服务,可享受免住院费用和低廉门诊费用的待遇。这种公共服务是以公共医院和政府医务化为中心,由卫生署和医管局管理。政府医院和诊所向全体香港居民提供服务,并不限制香港居民的收入状况、职业以及投保情况,只要是香港居民,就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享受高质量的服务。为了使所有香港居民都成为医疗服务的实际享用者,政府医疗服务的普及主要通过方便周到的网络式布局来实现。
政府医疗服务价格低廉,基本实行病人自由择医、实名制就医(不需挂号)。为了使病人尽量到基层医疗服务处就医,政府对不同医疗机构采取有区别的收费标准,一般门诊便宜,专科门诊比较贵,中医贵于西医,医院门诊贵于诊所,以此来引导人们就医,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使小医院和诊所得到应有的病人数量,也使人们就医更为方便,为政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供了保证。
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以免费或优惠形式为主,并严格限制医生在政府医院“走穴”或到私立医院做兼职医生,医生的收入也与病人的数量和治疗的好坏无关,这种福利程度在全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
住院治疗完全免费,门诊也极其便宜:一般西医每诊港币$15,专科医学港币$45,普通中医每诊医学港币$50,专门中医港币$85,牙科门诊港币$130~250。这种低廉的医疗价格使人们可以充分而无顾忌地使用医疗服务,既保障了人们健康,又减轻了人们的经济负担,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本质。
政府医疗服务的诊疗效率和医生的医德都具有极高水准。由于政府有大量而优越的财政补贴,使得医疗服务人员既非常富有,又没有物质方面的后顾之忧,加上制度严密,管理规范化,以及社会舆论的推动,所以政府医院服务质量很高,态度极为友好、和蔼、礼貌,人们都非常信任政府医院的医生,乐意使用政府医疗服务,而使用私立医疗服务的则很少。同时,政府医疗服务的诊疗效率非常高,其原因一方面是设备非常先进,另一方面也是管理体制高度科学、规范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