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的中国人多么?
阿姆斯特丹机场候机厅里全是来自中国的旅客,排队办理退税的、等待转机机票住的比比皆是。 在荷兰的中国同胞大概20万左右,主要生活在阿姆斯特丹和海牙。
我是去年夏天到的荷兰,感觉阿姆斯特丹这座西方大城市的中国味儿还是很浓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说汉语的外国人和中文招牌的中餐餐厅,连地铁站里都有播报“你好,普通话”的语音提示,十分贴心。 这里华人生活的环境相对较好,街上常能看到华裔二代、华裔三代的脸庞,他们或金发碧眼或有着纯正的中国血统,但都说着流利的欧洲腔汉语。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就会三四种语言,中英荷粤德语英文都不在话下。
我认识一位华裔第二代,他出生在荷兰,说的普通话带些洋腔洋调,却十分流利标准。他对我说:“我在中国生活过3年,去过台湾和香港。虽然我的身份证上是荷兰国籍,但我认为自己更像是华裔。我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着迷,中国有很多让我向往的地方……” 不只他一个,身边有不少华裔对中华文化和历史都饱含热情与兴趣。比如我在阿姆斯特丹认识的另一个华裔年轻人就经常向我问这问那,当听说我对《论语》感兴趣之后,便兴奋地推荐我读《大学》和《中庸》。
这里的华侨华人在荷兰也有自己的社团。我认识的两位做外贸生意的福建人就在荷兰开设了中餐馆,并创办了中文报社,刊登招聘广告、房产信息以及购物和生活指南等,报纸的封面用中英荷文书写着“华人之声”。报纸的读者除了当地华侨外,还有大量在荷兰留学的留学生。 除了华裔以外,由于历史原因,也有不少中荷混血儿生活在荷兰。
有一次我和一群中荷混血的孩子一起上法语课,老师让每人用中文报出自己的姓名,当我听到“朱莉娅”“威廉”等熟悉的西方名字时,竟有点恍惚,忍不住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有一半中国血统。孩子们笑着点头。 有一次我和几位中荷混血的朋友一起用餐,席间聊起未来打算。有个朋友说,她想去中国学习武术,因为她的荷兰语学校里就有中文课程;另一个朋友则说,他的梦想是去西藏旅行。听着他们的梦想,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传递,感受到血液里流动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