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授课型硕士如何搞研究?

余克勤余克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作为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常年位列前十的顶级名校,帝国理工的授课型硕士其实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以及对于课程的独立思考的。 很多小伙伴们反映在IC读硕会有一些“不适应”,这主要是因为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教育模式不同所导致的。在本科阶段大多数小伙伴都是被培养成研究型的学生,所以很容易在刚步入硕士时期对授课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产生一些疑惑甚至排斥。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无论是授课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最终都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学术能力强且具有独立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那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一开始就采取授课型硕士的研究方法,而一定要本科生先做大量科研后再转换过来呢? 其实,本科阶段更多的是为学生打好学科基础,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能沉下心来做科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到了硕士阶段,大家的学术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时再培养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意识完全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再者,大家毕业后会有不同的职业发展选择,有些同学可能会做研发方面的工作,但那样的话研究生读起来会更累,因为要补很多本科没有学过的内容。而有些同学可能就不适合做科研,比如想进入投行或者四大等机构的同学,他们就没有很多时间去做大量的研究。虽然这样一说似乎有点站不住脚,但事实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

大家在刚入学的时候不要太纠结于课程有没有学够、研究有没有做好之类的,而是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把课程学习好,如果导师分配的研究任务完成就好。毕竟能够走到IC这个级别的学校,大家的智商和能力都不会很差,只要肯踏出第一步,之后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同学们实在不放心自己的学术能力或者对所学的内容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找个老师或者朋友好好讨论一下。不过,IC是绝对不允许学生“水”课程或是“水”研究的,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况发生,后果会非常严重。

梁锆沂梁锆沂优质答主

要写高质量的论文,首先要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应用技术。在写论文之前,你可能不得不学习一些课程,或者通过自学加强学习。比如你准备写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小论文,但是可能你没学过或者忘了很多计算机网络的专业课知识,那么你应该在写作论文前进行一定量的课程学习。

硕士论文不一定要搞学术研究,技术应用研究也是硕士论文的范畴。搞技术应用研究的同学,应该花大力气去学习软件的高级应用,了解和掌握一些工具软件的内部原理。比如你选择的是数据库方面的应用研究,那么应该花时间掌握数据库管理工具、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数据库优化理论技术等等;在有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应用以后,应该查阅这些方面的新技术发展,学习这些新技术的方法和技术内涵,尝试将新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写论文前的预研实践过程要特别重视。

硕士论文的篇幅一般应在2-3万字为宜(根据学校的学分要求和导师的要求可能会有所增加)。从论文的字数估计,你应该安排一年的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工作量。在写论文时,应该从简单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建议首先查阅写作方向的参考文献,开始从文献综述着手,然后是概述部分,再然后是准备预研课题,最后动手写论文。写作部分要多请导师进行指导,多听取导师的意见,这样有利于自己论文水平的提升,最后毕业答辩的时候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